从宋到明 玉器的变化并不大
从宋到明,由于宋代理学发达,长期规范了人们的行为,人在精神层面上变化不大,延伸开来,玉器的变化也不大。
从宋代开始,有一种玉器开始悄悄流行,就是我们常说的玉坠。玉坠就是玉疙瘩,穿一个孔,可以攥在手中,俗称疙瘩件。一般情况下,玉坠都是用籽玉 来雕刻的,它随形。不管是雕动物还是雕植物,看上去就是一个玉疙瘩。也有特好的材料,根本不雕,就是一疙瘩玉-----所谓良玉不雕。宋代流行这种玉坠, 主要由于收藏之风大兴。人们不仅仅满足于在家里多一个摆设,而是热衷在交友的时候拿起这个东西给人家看,一方面有炫耀之意,另一方面有一种交流。这说明, 宋代以后,世俗的东西开始增加。
补充:
玉坠跟玉佩是有区别的。第一是形状。玉坠是圆形或异形,是一个立体的形象。玉佩则呈扁片状,一般要求分量尽可能轻,体积尽可能小,形状尽可能薄,才能贴身佩带。
第二,玉坠主要作为手里的把玩件,而不是悬挂件。即便戴在身上,也都是搁在腰带上,在腰带外头悬挂,或者别在腰带里侧。玉佩则肯定要用来悬挂。
第三,玉坠在宋代开始有,玉佩则很早就有,战国到汉已经有大量的组佩在身上悬挂。
玉坠还有一个特征,就是它攥在手里会使你安心。这是精神层面的一个安慰。很多人会忽略。我们在恐惧、慌乱不安的时候,从心理学的角度,往往容易手中去抓东西,这非常正常,很大程度是给内心增加一个安定的感受。
宋代的工艺品很多时候是趋向一致的,这可以从绘画上看出来,比如,宋代的绘画比较写实。宋徽宗的花鸟图,我们都看过,那东西画得跟照片一样。
玉器也追求这种写实,台北故宫有一个玉鸭子,非常地写实,跟真的一样。所有的细节以及肌体的表现都非常地逼真。
由于宋代是一个务实的朝代,所以它就特别追求这种写实。
我们对元代玉器的认定相对来说比较模糊。除了个别明确的元代器物,剩下的东西不是上归为宋,就是下归为明。所以元代的玉器过去研究得非常不够,今天看来依然不够。
中国进入明代以后,版图相对比较小。元朝对中国的生产力破坏比较大,明朝对西域疆土的控制力很弱,因此最好的西域玉料的来源不是很通畅,跟前面 的唐代、后面的清代完全不能相比。由于玉料来源不畅,所以我们看到的明玉材料往往都不好,有绺裂、瑕疵,过去古玩行里有一句话叫"粗大明",就是明代工艺 的一个典型特点。
官方渠道诸多不便,促发了民间贩玉,而且非常活跃,因此,明朝出现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,就是私人手中的玉往往比官府的还好。很多皇家的玉器反而不如民间的玉器精美。
明朝最为精美的玉器,今天根据出土情况看,大多集中在晚期。此时社会相对富裕安定,经济发达,皇帝、贵族和老百姓都在共享这个资源。十三陵的定陵是在一九五几年,被政府批准挖掘的。它出土了大量的玉器。
这些玉器有玉带钩、玉碗、玉壶、玉爵、玉佩、玉带等等,用清代的眼光去看,就觉得它粗糙;用宋代的眼光去看,也认为它呆板,不够精致,而这正是明代的风尚-----它没有那种细致的追求。
在苏州这个地方,很多玉器做得非常精美。苏州最有名的人是谁呢?陆子冈。陆子冈的治玉在中国的治玉史上是第一大家。玩玉器不可以不知道陆子冈。
陆子冈款有一个很有名的玉器,样子很怪,有一个明确的名字叫"合卺杯"。过去结婚用的,两个杯子做成一个整体,上面雕刻了两个动物形象,上面是 只鹰,下面是只熊,鹰还踩着熊的脑袋上。鹰与英谐音,英代表花,象征女子。熊呢,不用说,代表了男子。陆子冈用一个图解的方式,表示了一男一女,"卺"这 个字特别不好认,但是你可以记住它,就是两个人紧密地在一起。
在明代近三百年中,玉器的礼仪功能越来越衰退,与世俗走得越来越近。玉器最早有很多礼仪功能,到了明代,工匠把生活中的理解,点点滴滴的都融进 了玉器。这个时候的玉器在把玩当中,融进了生活的概念,追求寓意,追求吉祥,成为百姓生活中的乐趣。尽管这个时期在中国的玉器史上,上不如商周之宏大,下 不如乾隆之精美,但它依然反映了中国人的一种生活理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