莫让“风情街”沦为商业道具
暑假期间,全国各地名胜古迹人山人海,当地的著名风情街更是很多游客的必游之地。然而,如果你去过成都的锦里、北京的南锣鼓巷、上海的田子坊、桂林的阳朔西街……你可能会发现,这些地方都有酒吧、炸鸡排和工艺摆件,看似各具风情,实则千街一面。调查显示,78.5%的受访者会把当地风情街当做旅游时必游的一站,58.3%的受访者直言这些风情街的商业化程度太高(据8月24日《中国青年报》)。
所谓“风情”即为风土人情,泱泱华夏,虽56个民族一大家,但不仅风土人情各不同,即使在局部地区,相隔一座山、数十里,风土人情居然也差异不小,风土人情不仅包含在有形的物质文化中,大到城市村寨,小到民房民宅;更蕴含在多重非物质文化里,比如饮食习惯,传统习俗,尤其传统小吃更能直观体现不同的风土人情特色。按说,既然称之为一地的“风情街”,就应当是当地有形和无形传统特色文化的集中大展示,不可能会出现千条风情街“长相一个样”的奇葩。但事实上各地所谓的风情街不但像一副模具“定制”而成,本该集中展示当地民俗风味的特色小吃,也如同一锅大杂烩,江南的风情街既有新疆羊肉串,更有兰州拉面,北方的风情街居然也有南方的臭豆腐,除了有部分鱼目混珠稍具地方特色的工艺饰品之外,几乎所有风情街能给游客最突出的“风情”就是拜金,其商业化浓郁则是风情街的“共有特色”。
诚然,风情街并不拒绝商业化,通过商业平台传播自己的特色文化,从某种意义上也是现代风情街不可或缺的“双赢”模式,然过于商业化,甚至为追逐商业化而搭建的风情街就有些本末倒置了,这样的“风情街”是以追逐利益最大化为目标,把各地的一些“风情建筑”复制过来,以充当商业平台的“道具”或点缀,这样的“伪风情街”不仅占据真正“风情街”的相当比例,也是一些地方发展地方经济“黔驴技穷”的共同思维,更是造成千街一面,一种风情千样拜金的直接原因。
逛风情街,品尝不同特色的风味美食,是现代旅游几乎是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,很多游客对于各地“风土人情”的热衷程度甚至远远超过对自然美景的向往,然游完归来,却都有一种失落乃至“上当受骗”的感觉,很难再有二次重游的冲动,笔者曾去过一处很著名的“风情街”,咋一进去,看着雕梁画栋、飞檐斗拱、青石板的街道,着实让人惊叹。然一圈浏览之后却发现,看似古色古香的建筑无一不是新建的商业门面,脚下看似岁月沧桑的青石板不过是刚刚铺成不久,在一些断头处,甚至还能看到有工人在继续施工。而整条风情街经营的小商品也仿佛进入“批发大市场”一般,非但没有体现所宣传的地方特色,更像是各地旅游商品的集散地。好不容易找到一家据说是最具当地特色的餐馆,不仅价格高的让人咂舌,品尝之后给人的感觉就是除了辣还是辣,而“风情街”中大量现代品牌餐饮甚至洋餐饮的入住,也让整个风情街显得有些不伦不类。据友人说大部分所谓的风情街其实都是这个样子。
逛风情街,体验不同风情不同美食,是众多游客喜爱去风情街的初衷。然过度的开采和消费“风情”,把本属于传统的地方文化特色作为一种“表演项目”,并以此作为疯狂追逐利益的道具,这与街头施展苦肉计或玩扑克骗钱相比不过是“高大上”而已。我们的物资和非物质传统文化受市场经济的冲击,不仅“断层”和遗失严重,不少优秀的非物质文化正被现代某些经营理念折腾的面目全非。因此,“风情街”作为促进现代旅游业不可或缺的项目,需要开发,也需要通过一定商业模式来保护和传承,只有保护好才能传承好,过度消费甚至充斥拜金,只能会加快消解优秀传统文化的速度,而作为游客,更希望看到和感受到的是,千街千面各具特色,千条街道万种风情。